周丽霞美国纪行:在波士顿邂逅莫奈

真正爱艺术的人,逛美术馆是忌讳走马观花的。


你可以走马观花,但一定有那么一、两幅作品让你在走马之时忽然驻足,久久停留,不忍离去。


波士顿美术馆


你盯在那里看,面对百年前的作者,试图聆听他的故事,体味他的人生,品读他的灵魂。


他一定有话要对你说,他的语言就是他的画笔,色彩和笔触、光与影构成的画作,静静地挂在那里,等着有心人来读。你正好就是那个人。


波士顿美术馆展出的莫奈作品 


这是打动你的作品。一座美术馆,一场展览,最少有一、两幅打动你的作品,才不虚此行。


也许能读懂,也许读不懂。懂与不懂,仅限于你和作者两人之间,他人无权评说。就如故友间的相视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
还是中国先哲形容得好,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。


波士顿美术馆


6月4日抵达美国,是个周日,我们在下午参观了波士顿美术馆。


这座美术馆并不大,馆内陈列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,中国馆内有青铜器、宋代字画、清朝瓷器。欧洲馆里也有梵高、毕加索的画,虽然不多。还有日本馆。


重点是我们恰好赶上了莫奈的画展。


这就如你前往一座毫无感觉的城市出差,百无聊赖地在当地的商业中心闲逛,恰好邂逅了多年不见的老友。


波士顿美术馆展出的莫奈作品 


那就讲讲我和莫奈在波士顿的邂逅


先说这幅人物作品,这是莫奈最著名的作品之一,《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》。我在微信朋友圈发图后,很多女性朋友评论说喜欢这幅画,但是鲜有人见过真迹。


莫奈名作《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》


说说这幅画的背景故事。莫奈作为印象派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,一生所画作品以风景画为主,人物画较少。而在莫奈为数不多的人物画中,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美伊·莫奈是出现最多的人。有一种说法是,大师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过像,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美伊


最初卡美伊是莫奈和巴齐耶共同的人体模特。1865年,莫奈在塞纳河边初遇见年仅18岁的卡美伊,即被这个精灵般的女子吸引,她注定要成为莫奈画中鸣啾的小鸟。


莫奈早年名作绿衣女子》,画中女子为卡美伊


于是卡美伊从生活中走进莫奈的画中,又从画中走进他的内心世界。很快,莫奈以卡美伊为模特创作出了《绿衣女子》,获得好评如潮,这是莫奈第一次得到大众认可,那是在1866年。


莫奈和卡美伊在一起后,这段感情没有得到莫奈家人的认可,他们断绝了对莫奈的经济支持,使莫奈陷入十分窘迫的状态。在给画家朋友马奈的信中,莫奈写道,“…已身无分文,肉铺和面包房都不再赊帐,你能够寄给我20法郎吗?”在给作家左拉的信中他写道,“家中无法生火,妻子又在生病中,昨天我跑了一天也未借到钱。”在另一封信中,年轻的画家向朋友倾述,“如果明晚我付不出6百法郎,我们将被赶到街上。”


而这幅莫奈在1876年以妻子为模特创作的《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》在当时的一次画展中以2000法郎的高价售出,引起巨大轰动,也暂时缓解了画家极其恶劣的经济状况。


莫奈对第一任妻子卡美伊情有独钟,卡美伊陪伴莫奈度过了最初的艰苦岁月,但卡美伊并没有分享到丈夫此后显赫的声名。在莫奈凭借《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》名震画坛的3年后,画中的主人公因病去世。


莫奈《撑伞的女子》,画中女子为卡美伊


“莫奈一生都对卡美伊充满了缅怀之情。卡美伊也是莫奈最喜爱表现的模特,莫奈喜欢捕捉和表现她美丽的脸庞和优美的身躯,以及她身上散发出的动人光彩。”这是艺术评论家对莫奈人物画的总结。


不过真正让莫奈留名于世的,是他作为联合创始人所开创的全新画派——印象派。


莫奈名作《日出·印象


印象派的开创者是马奈,他比莫奈年长8岁,是莫奈的朋友和前辈。但真正使印象派发扬光大的是莫奈,因为莫奈对光、影之于风景变化的描绘,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。按照我们中国武侠小说中的语言来形容,叫已臻化境。


已臻化境的莫奈,最能体现其风格的是他的睡莲系列作品。据说莫奈在晚年全付身心都投入在睡莲主题的创作中,长达27年。


莫奈名作《睡莲》


这是什么概念?拿我们投资界来说,如果你二十多年都专注于一个领域,那在这个领域,相信不会有人能比你的眼光更准确。


当然,也得有一个前提,就是你是一位有水平、有悟性的投资人。就如莫奈的睡莲之所以流传于世,是因为他是莫奈。如果是一个画匠——在艺术界应该是叫做三流画家——画了27年睡莲,相信他自始至终也就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画匠而已。



莫奈在他种满睡莲的花园池塘边


那么画家和画匠的区别是什么?画匠徒有技法,按照我们通俗的话说是“画得很像”。而对一个画家来说,技法娴熟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功,但真正使其成为画家的,是他能赋予作品以灵魂。


波士顿美术馆展出的莫奈作品


就是能让你在展馆中为它驻足,停留良久,不忍离去。


莫奈《花园里的卡美伊和孩子》


话又说回来,我想一个画匠是很难做到27年只画睡莲的,因为他不会拥有莫奈对睡莲的那份热爱。如果不是热爱,谁会27年只画一个主题?


(注:莫奈晚年的创作题材是以睡莲为主,但应该也并不是只画睡莲,譬如后面要提及的《干草堆》系列也是莫奈晚年比较常见的题材)。


莫奈在创作《睡莲》系列作品


莫奈名作《日本桥与睡莲》


“他喜欢把水与空气和某种具有意境的情调结合起来,这样产生了《睡莲》组画。沿着水面,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湖面远处扩展开来,画家利用了树的倒影,衬托出花朵的层次,是十分有创造性的构思。”艺术评论家如是评说莫奈的睡莲。


我是一个投资人,艺术欣赏并不是我的专长。但在波士顿美术馆邂逅莫奈,让我对创业和投资、对人生都有了更深的思考。


波士顿美术馆展出的莫奈作品 


艺术品既不能吃,也不能穿,除了装饰,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。但艺术品的成交记录在不断地被刷新。去年11月16日,纽约佳士得拍卖上,莫奈的名作《干草堆》以约合人民币5.59亿的天价成交。


莫奈名作《干草堆


凭什么?


波士顿美术馆展出的莫奈作品


抛开艺术品收藏升值带来的投资价值不说,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来看的话,艺术品之于人生,就如同古老的经典静静地躺在那里,从来不会说话,但如果你拿起它,读诵它,领悟它,铭记它,践行它,就一定会受益,会受大益。


波士顿美术馆展出的莫奈作品 


艺术品之价值,亦复如是。


艺术为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之美,并且提炼它,升华它,让我们学会欣赏美,尝试着去创造美。


从某种程度上说,美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,至少是之一。


您觉得呢?


莫奈自画像


莫奈(Claude Monet,克劳德·莫奈,1840年11月14日——1926年12月5日),法国画家,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,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。